打开
【原文】
惠子谓庄子曰:“魏王贻(yí)我大瓠(hù)之种,我树之成,而实五石(dàn)。以盛水浆,其坚不能自举也。剖之以为瓢(piáo),则瓠落无所容。非不呺(xiāo)然大也,吾为其无用而掊(pǒu)之。”
【译文】
惠子对庄子说:“魏王送给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,我种下去后结出了一个能装五石水的大葫芦。可是用它来盛水,它的坚固程度却承受不了自身的重量。如果剖开来做瓢,又太大了,没有合适的容器能装得下它。并不是说它不够大,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,所以我才把它砸碎了。”
【体会】
1. 实用之困:惠子拘泥于“盛水”“作瓢”的实用目的,因葫芦“无用”而毁之,暴露世俗对价值的狭隘定义。
2. 大用之妙:庄子或借此暗喻,大物之用非在形骸,而在超越常规的智慧,如以葫芦为舟浮于江湖。
3. 物我之辨:惠子以己度物,庄子或倡“物各适其天”,无用恰是大用,局限源于人心而非物性。
【总结】
惠子困于葫芦之“无用”,实乃心为形役。庄子或讽世俗以功利裁万物,而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实用,见物之性、达天之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