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一解悟《金刚经》
多次 与众佛弟子释和尚谈禅,解悟《金刚经》到智慧彼岸。
一是以平常心读《金刚经》,勿为其语奥义幽所惧,即以最简洁最明了最朴素最直接之理解之,在佛时代,一切应该是简明而非深涩,佛智慧应该是通明大德,绝非诲涩难奥,所以以朴素简约明白解悟之。如来心海。
二是《金刚经》释本的历史流传。一般来说,《金刚经》有三个释本,代表佛在中国传布的三个盛茂时间。即鸠摩罗释本,萧统释本,唐僧玄庄释本,鸠本语音译,语言生涩,至萧统译本语义通达,精准,且按金刚要义分三二品,通读,已现在世上之流布善本,至唐玄庄释本语稍华美,有文学意,悦读。
三是《金刚经》是什么书
《金刚经》是佛教经典,全名《能断金刚般若(bōrě)波罗蜜多经》,梵文Vajracchedika-prajñāpāramitā-sūtra。金刚为坚硬的金属,即可突破阻碍,慧心修行证道;般若是梵语音译,义为妙智慧,波罗密多亦梵语音译,意为到达彼岸。经者径也,学佛成佛之途路。即修持此经成就金刚本质,悟透佛道精髓智慧即妙智慧,妙智慧是大智慧, 即觉悟大自然规律,宇宙规律,这是无尚智慧。从无尚智慧脱离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,到达苦海彼岸。彼岸就是般诺,就是佛性佛心之彼岸,亦即佛心在心。
四是《金刚经》说什么
《金刚经》讲“相”不讲空,许多人把金明经要义悟为“空”,是佛经层面上的理解,“住”在“空”上出不来了,《金刚经》之为万经之首,就讲一个字:“相”。
五是怎样解悟《金刚经》
《金刚经》可做三二一解悟之:即:相柱用三字;无相为宗,无柱为体,妙有为用,善恶二字,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;唯心一字,应无所往,而生其心。
六是怎么到达彼岸?
六祖慧能“无相为宗,无住为体,妙有为用”,
佛说: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”,“
《唯识》载言“应无所往,而生其心”“应无所住,行于布施”此突破三界之金刚,达于智慧之彼岸也。
七是谈禅感悟:其实,《金刚经》没那么深的渊澳,佛以面前事说面前人,以当面问释当面理,须菩提以言记之,实佛授一言课也。所以说《金刚经》没那么复杂,复杂的是人心,因为诗曰:
悟佛唯在悟空,
金刚说相见心,
佛说金刚无空,
无相见心明性。
众人持诵金刚经,
心相成佛了空,
其实着了空相,
空者原来不空!
我今解悟金刚,
无非无住诸相,
没有持念贪心,
沷水在地了然,
金刚禅意素简,
佛心正法庄严,
勿执念!
可渡彼岸。(了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