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开路遥先生《平凡的世界》,品读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与时代浪潮的奔腾向前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黄土高原上风雨激荡的年代。书中一个个平凡人物的奋斗故事,传递出“平凡人亦能创造不凡价值”的理想信念,如同穿越时空的明灯,照亮了我们这些年轻干部的初心与前路。
于“不甘平庸”中领悟“奋斗之姿”,在基层沃土中扎稳成长之根。书中主人公孙少平不甘于在双水村重复父辈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生活,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远方的向往,毅然走出乡村。“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,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。”孙少平的这句话,精准道出了奋斗对于平凡人生的意义,恰是年轻干部砥砺前行的精神源泉。当年轻干部从校园走向岗位,面对复杂的档案整理与精炼的文字汇报,难免会有“理想与现实落差”的困惑。但读罢《平凡的世界》再反观自身,便会明白:基层工作的“平凡”,恰恰是成长的“沃土”,在岗位上的每一点付出,都在为县域发展积蓄力量。奋斗不是“惊天动地的壮举”,而是“日复一日的坚守”。年轻干部要把“不甘平庸”的劲头融入日常,于平凡的岗位上扎稳成长之根,用奋斗书写青春答卷。
于“心系群众”中悟“担当之责”,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。《平凡的世界》中,田晓霞作为一名记者,深入基层、贴近群众,为矿工的安全权益奔走呼号,在洪灾中为抢救群众不幸牺牲。她对孙少平说:“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,无论什么人,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。”这份对群众的深情、对责任的担当,正是年轻干部需要传承的宝贵品质。组织工作的核心是“做人的工作”,而“做人的工作”本质上就是“为群众服务”,选优配强干部队伍,是为了让群众有更可靠的“领路人”;建强基层“战斗堡垒”,是为了让群众有更坚实的“主心骨”;引进培育人才,是为了让群众享受更优质的“发展红利”。年轻干部要始终把“群众满意”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在考察干部时多听群众的“真心话”,在推进党建工作时多解群众的“烦心事”,在服务人才时多办群众的“暖心事”,用“心系群众”的担当,践行初心使命。
于“直面挫折”中悟“坚韧之力”,在攻坚克难中锤炼过硬本领。《平凡的世界》中的人物,几乎都经历过挫折与磨难:孙少安的砖厂两次倒闭,欠下巨额债务;孙少平在煤矿遭遇塌方,险些丧命;田润叶在婚姻中经历痛苦,丈夫残疾。这些人物面对挫折时的“坚韧”,恰是我们年轻干部在工作中最需要锤炼的品质。工作中的“挫折”,其实是锤炼本领的“磨刀石”。孙少安在砖厂倒闭后,认真分析失败原因,四处学习技术、筹集资金,最终实现“逆袭”;孙少平在遭遇工伤后,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,而是更加珍惜生命,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。作为年轻干部,我们要把“直面挫折”作为成长的“必修课”,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、不推诿,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、提升能力,用“坚韧之力”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,让自己在基层的“风雨”中不断成长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给予我们的,不仅是对平凡人生的深刻理解,更是对奋斗、担当、坚韧的精神传承。未来,我们将以书中的人物为榜样,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上,以奋斗之姿扎稳成长之根,以担当之责践行初心使命,以坚韧之力锤炼过硬本领,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年轻干部的“不凡”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