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
陕西的绿色转型有着深厚的文明根基。中华文明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。从周秦汉唐的生态智慧,到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传统农耕文明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早已融入陕西的文化基因中。在陕北榆林,昔日的荒沙之地如今铺上了光伏海洋,黄河沿岸的废弃矿区变成了生态农业园;在关中平原,渭河水清岸绿,重现“诗经之河”的风采;在陕南秦巴山区,朱鹮翩翩起舞,一泓清水永续北上。
当代陕西的生态觉醒显得尤为珍贵。作为一个能源大省,陕西曾经过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,付出了环境代价。但一旦觉醒,其纠错能力便爆发出惊人力量。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产业也蓬勃发展。榆林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,建成多个大型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场。府谷县的风电和光伏总装机容量已突破200万千瓦,清洁能源已成为能源供给的“主力军”。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成为陕西绿色转型的突出亮点。榆林市以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,将“黑色包袱”转化为“绿色财富”。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同样令人瞩目。在府谷县,金川鸿泰镁合金公司通过技术革新,使煤炭转化效率提升了35%,每吨产品的碳排放量减少了约118.04公斤。
陕西实践充分证明,中国的绿色能源转型不仅源于中华文明“天人合一”的古老智慧,更得益于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效能。黄土高原上的绿色革命,正是中华文明“天人合一”理念的当代实践。陕西的能源转型和生态治理成就,展示了一个文明型国家在生态觉醒后的强大纠错能力和创新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