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文明是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的外在表现,其重要性毋庸置疑。近年来,虽然我国公民公共意识不断提升,但诸如中国式过马路、景区不文明直播现象还屡见不鲜,这不仅阻碍着国家的发展,更影响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。因此,亟需提高我国公民的公共意识,倡导公共文明,只有“软硬兼施”的方式才能解决此问题。
公民的公共意识能帮助个人加深文明理念,彰显个人修养,传播文明之美;能对城市维护公共秩序,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;能提高国家的文明程度,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与民族形象。如果缺乏公共意识,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将土崩瓦解;如果缺乏公共意识,那么城市的秩序将不复存在;如果缺乏公共意识,那么国家与民族的形象将无从谈起……可见,公共意识对于个人、城市与国家的重要性举足轻重。S市提高市民公共意识的举措,也在告诉着我们要提高一个城市的文明,就要将提高公共意识放在基础地位。
提高公民的公共意识,需要“软功夫”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,传承传统教育中的德育,让公民将文明理念内化于心,主动参与到公共文明建设中。从前插队频繁引争吵,如今有序排队促和谐;从前闯红灯过马路危险高,如今遵守交通走人行道安全道;从前景区到此一游引争议,如今照片视频护景区……这些改变都告诉着我们,公共意识在不断提升文明理念常驻公民心中。因此,要倡导大家都参与到公共文明建设中来,征集文明用语,并多渠道大力度宣传文明用语;评选文明市民,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让市民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公共意识,共同建设文明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