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UID:784607
-
- 注册时间2011-11-18
- 最后登录2021-01-26
- 在线时间7458小时
-
-
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
关注(212)|粉丝(235)
- 华商豆:
- 7002
- 威望:
- 18062
- 发 帖 数:
- 55002
- 注册时间:
- 2011-11-18
|
【台沟初登小五台,五道梁头宇宙来】
【小重山】 五道梁头今立冬。小阳春日暖、意慵慵。白衣殿外醉颜红。金仙观、芒草絮蓬蓬。 把酒送秋风。尖山屏黛嶂、柿彤彤。荔枝尘霭影无踪。骚驴子、秦岭总相逢。 2020年11月7日,是庚子年立冬日,本楼主第一次从台沟登小五台。目的是走五道梁看红叶,再从子午峪穿越出山。 早上10点多,车驻台沟村山脚下水泥路尽头农家乐。 山口须刷身份证方可进入。 一回头,发现一位熟悉的面孔,是一位常年爬山的老驴友,在山中偶遇过好几次。他是将车停在子午峪出口的停车场,从山脚下的一条小路穿到台沟这边来,也是要走五道梁,从子午峪出山,直接就可提车了。受到启发,我也决定下次如法炮制。追黄复赶红,菊酒送秋风。醉卧斑斓梦,今晨已立冬。 进山开始时,是一条水泥小道,沿着这条水泥道走,就到了那棵千年七叶树下。据说,七叶树是从印度引进的,是佛家圣树。 在树下平台小憩,朝阳从山顶上方洒落下来,佛光普照,古树气仙。 有一对稍年长的夫妻,看上去有六十多岁,回答却说已经七十多了。是公交驴,经常进山转,已经上到上面的“三元堂”,觉得路不太好走,就不再走了。也是第一次来看这棵古树。 “三元堂”,在千年古七叶树上方不远。不知供奉的是道家神仙,还是佛祖菩萨。 夫人进大殿朝拜,并供奉橘子一枚。庭院中有桌椅板凳,供香客游人休息。桌子上有两个大热水瓶,免费用取。无量天尊!阿弥陀佛! 再走不远,右前方有一块巨石,石壁上依稀有题刻。似乎是民国期间的,拍摄照片,待仔细研究。 再走,就遇到了那棵猴头红唇树在路中间作迎宾状。只不过今天忘记补妆了,呵呵。 山路十八弯,之字盘旋。有一岔路口,一方有“玉皇楼”的牌牌,另一方写着“小五台”,走小五台,直奔主题。但在上面一处路口,夫人要走右手边的小路近道,我觉得直走路宽平缓,应该是正道,就分道扬镳了。 拐两个大之字,就到了仙人洞处,登石蹬,左边是小五台最高庙宇,右边是白衣殿平台,游人若一群蚂蚁,爬满了所有能立脚之处。 穿过白衣殿,到最前面几个庙宇看夫人是否从这边上来。 此处,东北方俯瞰平川田畴,阡陌楼房。西南方眺望重岚叠嶂,秦岭连绵。向下望,便见金仙观道观和玄都坛盤石。这条沟谷,乃子午峪荔枝古道是也。 在此处与夫人汇合,返回白衣殿前,见一美女在撸那只大肥白猫。人多,便抱起狗狗,目光却注视着白衣殿上的对联来。 偶然想起奉旨填词柳七郎的【鹤冲天】中的一句”才子佳人,自是白衣卿相”,本秦岭湿驴偷改两个字: 驴子骚人,自是白衣卿相。呵呵。 白衣殿,当然有出处,待考。 已到12点,但此处人多,已无立锥之地。就决定到小五台的最高点~宇宙观台用餐。 一路缓坡爬高,基本在梁上行走。但见有两处芒草荻花坡,几片槐树林,在柏树林和松树林中穿行,脚下松针绵软,落叶如毡。努力寻找黃栌红叶,却不尽人意。 迎面先碰到两位夫妻,自称也是七十多岁了,是从抱龙峪文景山那边穿越过来的。正在感叹中,又与一位独行老翁偶遇擦肩而过,猜测也应该七十多岁,但后面追赶到我们的一位小伙说,他看了这位老翁的老年证,已经八十一岁了,大概也是穿越过来的吧。 这“宇宙观”如何是好?正在思考这个哲学问题,“宇宙观”大顶平台就到了。 人声鼎沸,欢歌笑语。有吊床,有地铺,也有石头当桌子板凳。约百余名各色各样的驴子,围坐成十几圈,火锅热气腾腾,凉皮小菜诱人。 我们到时,恰好那座小钢亭下的驴子酒足饭饱,起身离去,又踏上新的征程。流水席就轮到我们了。 冬日暖阳,乃小阳春也,十分惬意。只是不见了以前“宇宙观”的牌牌,依稀回忆起第一次来这里的情景。 正在细嚼慢咽,享受着阳光野餐的快感。突然,music声起,只见两位美女,随着音乐翩翩起舞,或扭腰,或牵手。或双飞燕,或对啼莺。或貂蝉拜月,或昭君撩雁。。。 ”美中不足,若是男女搭配,干活一定不累!”。本秦岭湿驴看的口瞪目呆,慌忙举起长炮,于树林缝隙中当起色客,蹭拍起来,口中话音刚落,就见另两拨驴子中,各走出一位美男子,一言不合,二话不说。就牵上手,搂住腰。表演了两对男女对舞,歌衫舞袖,红肥绿廋。何须彩排,如同故旧。磨合默契,国际标配。天衣无缝,燕迷莺醉。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”。“相逢何必曾相识,同是天涯沦落人”~ 约半个小时多,在宇宙观上完成了哲学作业。继续向五道梁进发。山梁突兀,略有起伏,小道羊肠,向南蜿蜒。南边有更高山峰若远黛玉屏,最高处谓之“尖山”。两边几乎可见沟谷底端,西边子午峪,东边抱龙峪。抱龙峪与再东面的天子峪之间的山脊上的几间农舍,是天子峪村。前几天重阳节,曾经上到过那里,并走到北面的天子峪西峰最高台。今天从五道梁看过去,历历在目。 依稀记得五道梁中的第三道梁东面的红叶最多最好,但问了几位走过来的驴子,均说好像都落的差不多了,考虑到取车问题,就在第一道梁的高点处休息一下,照几张片片,决定原返,不走穿越了。 不到三点原返,慢慢悠悠,途中有几位驴子超越,一看猜是强驴,答曰果然是上了尖山。 回到农家乐停车处,已是五点半。到台沟村山门牌楼,被地头几颗柿子树吸引,就再次停车去欣赏拍照。 原来是计划11月6日周五来从正道登小五台的,来看最后一个秋山,呵呵。 醉后一秋五道梁,笑拈霜叶贴红妆。宇宙观台抱龙去,诗家天子咏清狂。         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