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给家长看的书单】
第一本要给家长们推荐的书单,叫做《园丁与木匠》,这本书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,它是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·高普尼克的集大成之作,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、科学作家万维钢都曾强烈推荐。
包括杨澜她在与郑强老师的对谈中,也特别推荐了这本书。
这本书中写道,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,父母在教养过程中要放轻松。具体的教养方法不重要,重要的是,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以及你与孩子的关系是什么样的。
一个“园丁型”的父母,他们知道如何给孩子搭建一个成长生态,理解孩子在每个发展周期的特点,摆脱不必要的焦虑。而一个“木匠型”的父母,会要求孩子的一言一行必须符合自己内心的计划,通过查看完成的程度来定义孩子的好坏。
园丁与木匠,你想做哪一类型的父母呢?
《园丁与木匠》
作者:艾莉森·高普尼克
儿童学习研究泰斗级专家带你走出传统教养误区
园丁与木匠,估计90%的人都想选园丁,谁不愿意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,给孩子一个轻松愉悦得家庭环境呢?然而事实上,父母与子女的关系,从来都是一到超难解的难题。
很多人根本不懂究竟什么样的父母才算是真正的好父母,也不懂究竟该怎么做才算真正爱孩子,千辛万苦倾尽所有,得来了没准是孩子的一句“你从来都不理解我真正想要什么?!”
困惑迷茫的父母,想走出教养误区的父母,来看看这本《什么是最好的父母》吧!
作者用48个生活中常见的养育难题,拨开你教养过程中的重重迷雾。
Q:“我不想让孩子经历我当年的辛苦,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明白?”
A:“把自己认为的幸福强加给孩子是没有用的。”
Q:“如果养育中真的出现难题该怎么办?”
A:“不要只顾着反省,而要考虑今后怎么办?”
……
《什么是最好的父母》
作者:何合隼雄
解答48个父母困惑,化解内心焦虑和困惑
学会做最好的父母,从学会和孩子聊天入手。
聊天闲谈看起来漫无边际,大家慢悠悠的谈天气、谈历史、谈见闻、谈八卦,但背后需要的功夫其实很深,谈话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:
首先,它呈现了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;
其次,它关联着对彼此、对时光的深刻记忆
然而,在现代家庭中,父母与孩子的聊天时间越来越少了,他们不是在忙着工作就是在刷视频,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,看似沟通实则压制,一次高质量的谈话几乎很少在中国式的家庭中出现。
如何做一个会聊天的父母呢?儿童阅读与写作研究专家粲然,为你准备了高效与孩子对谈的步骤,按照她的方法来,学会做一个会聊天的父母。
《智慧妈妈的聊天魔法》
作者:粲然
在日常聊天中养成强大的孩子
学着做最好的父母,你可千万别偷懒。不要以为不打孩子、不骂孩子,多鼓励孩子就是好父母,别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。
国外曾经推行过一种鼓励式的教育方式,叫做“自尊运动”,通过在幼儿时期增强自尊,避免孩子低自我价值感。然而后来,数据显示自尊运动反而提高了孩子患抑郁的几率,降低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。这是为什么呢?
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指出,只有教会孩子“表现满意”,才能实现“感觉满意”。也就是说,只有当孩子表现良好时,恰当的夸奖,才能使他们获得愉悦感,如果家长只是急着环节孩子的负面情绪,而忽视了对正确行为的培养,那么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在现实世界交往当中的困难。
所以,父母只有重视孩子正确行为的培养,而不仅仅是表现的夸奖,才能让孩子获得真正的自尊与自信,教出乐观的孩子。
《教出乐观的孩子》
作者:马丁·塞利格曼 卡伦·莱维奇
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
教出乐观、自信的孩子,父母的教养方式非常重要,同时,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毋庸置疑。在短视频当道,流行文化被当作主流的当代,孩子们的审美日益低下。
欣赏千篇一律的网红脸,喜欢曲调简单的喊麦歌,嘴上不是“奥利给”就是“嗨嗨嗨”,逼仄、单调的审美空间,该如何养出有气质、懂审美的孩子呢?
改变不了环境,我们只能改变自己,学会做一个懂审美的父母。在日本知名美育教育家山本美芽的著作《美感是最好的家教》中,作者为我们分享了54个美感小习惯,为父母们提供了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审美力的有效途径。
“美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,生活中的点点滴滴,比如和孩子一起倾听风声雨声,甚至是妈妈的服饰造型,都可以塑造孩子的美感。”
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,也代表着细节思维,审美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竞争力水平。
《美感是最好的家教》
作者:山本美芽
54个美感好习惯,让孩子的好品味水到渠成
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这样一句话,“儿童不是需要我们填满的花瓶,而是能够喷涌的泉口”。
教育,要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,让他们能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长大,而不能仅仅让他们按照成年人的想法去学习和生活。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密码,随着年龄的增加,差异性会越来越大,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,不用过度的紧张、焦虑,不要总是拿自己孩子的别人家的孩子比较,要尊重孩子独一无二的发展节奏。
如果你现在还是不懂如何教育孩子,如何帮助孩子成长的话,那么以上的几本书籍都会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养方式。
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,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学会和孩子相处,让孩子在爱与幸福中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