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最点赞】西安王老太太今年80岁,住在西安高新路糜家桥小区。“11月12日早上,我去附近的公园晨练,老伴去买馒头。老伴82岁了,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状,走路要特别小心。”11月14日,王老太太对华商报记者说,“大概9点多,我回到家了,一看手机,有好几个未接来电,是一个陌生号码,我没在意。很快,电话又打来了,我一听,以为又是给我老伴推销产品的骗子,说话时就很生气,现在觉得很对不住人家。”
王老太太说,以前老伴出去时,经常遇到给他推销产品的人,“后来一听,电话里的人说,老伴摔倒住院了,让我尽快赶到高新医院急诊科,我马上联系儿子,一起去了高新医院。”
到了高新医院后,王老太太和儿子看到老伴坐在轮椅上,一个男子推着,另一个男子在门口等他们,“是两个小伙子。”王老太太说,老伴摔倒后,腰疼腿疼,站不起来,但记得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王老太太的电话号码。
这时,两个陌生人已经带王老太太的老伴做了一些检查,一直到检查完成后,办理了住院手续,二人才离开。离开时,王老太太感动地问:“检查很贵吧?花了多少钱?真是遇到恩人了!”对方说:“1000元。”王老太太给了对方1000元。“我年龄大了,忘记问对方姓名了。检查很贵的,1000元肯定不够,打车费我也没给。”王老太太内疚地说。
将老人送医还垫付千元医药费
好心人说“这是应该的”
王老太太说,现在老伴仍然在医院治疗,医生说是骨折,可能要做手术。她十分感谢这两位善良的人,如果不是他们及时把老伴送到医院,不知后果会如何。
为了表示感谢,王老太太给对方打电话说:“忘了问你姓啥叫啥,我想去看你,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你。老人摔倒,一般人谁也不敢碰,你又打车送医院,又出钱看病……”
对方回答:“不用问我姓啥叫啥,这是应该的,我有时间了去看你。”
王老太太对华商报记者说:“给钱人家肯定不要,钱是次要的,思想最重要。我们家一直订着华商报,女儿建议我干脆给华商报打电话,让华商报表扬一下。”
对方叫姜健,34岁,江苏人,在西安从事建筑工作。11月14日,华商报记者联系到姜健,他说:“我在高新区上班,12日早上,我和同事高冠平(45岁)在高新路走路去上班,看到老人摔倒了,有人把老人扶到路边,老人躺着。我和同事就过去扶起老人,打车送到高新医院,押金和医药费的确花了1000元。这都是应该的,不用报道了。”